9月18日,《工人日报》刊登永利官网机械工程学院曾晰教授文章《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文章中,曾晰就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详细论述。
曾晰指出,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只有为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足够的人才,才能更好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报道链接:https://www.workercn.cn/papers/grrb/2023/09/18/7/news-1.html
刊登全文如下:
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曾晰
观点
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加快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推动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只有为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足够的人才,才能更好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推动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的时代背景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开启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工业生产方式、商业运营模式等都发生较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提出要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相关产业仍处于规模较小、比重较低阶段,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要持续推动劳动者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升,建立起与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为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国家在新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围绕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作为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新增了“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小类,发布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类新职业13个,制定颁布了国家职业标准。为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2021年,人社部启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提出至2030年,在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培育壮大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对人才培养战略进行调整与优化,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求,制定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计划,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的政策体系
以浙江省为例,为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助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该省印发了《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新职业培训教程为基础,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探索建立数字技术工程师认证制度。计划到2030年末,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工程应用领域,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1万人以上。
该省的培养方案中明确,参与培训的学员可认定相应继续教育学时,作为年度考核、晋升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贯通专业技术职称,对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且符合浙江省职称申报评审条件的人员,可直接认定为相应等级的工程师;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将相关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纳入本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和培训项目目录,将培训学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规定的学时和内容,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申领相应职业培训补贴;构建数字人才职称专业体系,打通各类数字经济领域技术人才职业成长通道。
数字技术工程师既要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又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培养方案时更加科学系统,培养综合能力更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例如,浙江省在培训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时,培训机构针对培训人员设计了“1+X”培训课程体系,其中必选课程“1”为《智能制造共性技术》,方向课程“X”有4个,分别为《智能装备与产线应用》《装备与产线智能运维》《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智能生产管控》。培训内容涵盖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全过程,同时培训机构需提供规定的实操设备供学员学习,通过实操考核检验学员学习成果,保证培训质量。
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在组织实施培育项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社会各方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认识与培训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落地的相应保障措施。
其一,社会对数字化工程师培训的认知尚且不足。社会大众对新职业数字技术类新职业难以快速理解;相关支持政策出台不久,涉及部门较多,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对相关政策的执行流程及细节问题仍存在诸多疑惑;在全国范围内,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仍处于推广期,培训经验不足,大众对培训流程及考核流程仍有疑虑,无法判断接受培训后能否通过考核。
其二,培训学员的数字化认知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参与浙江省首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的学员中,部分学员长期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积累了一定技能水平和经验,但缺乏对工业数字化概念的理解和实操经验;部分学员科班出身,且从事诸如数字化、信息化等工作多年,应对初级培训驾轻就熟。此外,制造行业的差异化导致学员对智能制造及数字化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其三,培训机构及评价机构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浙江省首期培训机构全部来自高校,各培训机构正在积极组建教学团队,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及计划,但在面向社会大众的培育项目中仍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与评价机构及培训机构的合作和对接尤为重要,当前,双方处于合作摸索阶段,信息沟通及内容理解尚需磨合。
为更好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未来,需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提高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的重要意义、支持政策、执行程序、落实载体的知晓度。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将数字化工程师培训成果及时通报,持续跟踪,检验培训效果。
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组建固定又具备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培养主阵地,高校需要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工程师的特点,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名师团队、高端装备、优质方法,设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为不同行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学员设定差异化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实现教学有方、实施有果。
另外,培训机构要加快完善培训体系构建,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项目,形成定期开展订制班的合作模式,同时满足企业和员工需求。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规范学员培训过程,保证培训质量。此外,还应与评价机构保持紧密联系,熟练掌握考核流程和要求,开展职业化评价,保证评价质量。
(作者为永利yl23411集团官网机械工程学院教授)